(新)物聯網本科實驗室實訓技術方案
物聯網教學設備硬件及課程資源說明
IPv6 多網融合全功能物聯網實驗箱(SeaIOT-B-IPv6-03),由 IPv6 多網融合主實驗箱、RFID 識別套件、傳感與檢測套件組成。
1.IPv6 多網融合實驗箱
主要滿足物聯網實驗系統(tǒng)包括硬件設備、軟件資源、實驗資源三大部分。硬件設備包括多種微型無線傳感器、RFID、GPS、TD-SCDMA 和其他配套的嵌入式網關、核心開發(fā)板等設備。軟件資源包括系統(tǒng)網絡軟件,嵌入式網關軟件,PC 數據管理與分析軟件,實驗資源包括基于控制器的基礎實驗、傳感器信息采集實驗、無線信號收發(fā)實驗、Zigbee 網絡通訊實驗、RFID 射頻識別實驗及組件控制實驗等,通過對這三部分資源的充分學習,可為物聯網工程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,并能通過不同傳感器的特性、射頻識別技術以及網絡的組成形式等,開發(fā)出更多實用性強的物聯網應用模式。
該物聯網綜合實驗平臺可細分為物聯網 Zigbee 技術教學實驗平臺、射頻識別( RFID )原理技術與應用實驗平臺、嵌入式 WIFI 開發(fā)平臺、GPS /GIS/GPRS綜合實驗平臺,提供眾多實驗例程,便于學生熟悉和掌握物聯網的構成及實際應用。該平臺除了可以滿足物聯網工程專業(yè)《物聯網技術基礎》、《物聯技術及網絡》、《RFID 原理與應用》、《物聯網應用》等課程教學需求外,也可為物聯網及相關專業(yè)的創(chuàng)新項目訓練和競賽提供服務。硬件外觀如圖所示。
模塊布局,如圖所示。
無線傳感器節(jié)點采用模塊化設計,主要由接口底板、無線通信模塊、微處理器模塊、及傳感器調理板組成,通過插針對應連接而成,支持自由組合。Cortex-M3核的微處理器模塊自帶 OLED 屏顯示網絡信息、組網狀態(tài)、以及傳感器采樣數值。如圖所示,展示節(jié)點各模塊的連接方式。
(1)藍牙、WiFi 等無線傳感器節(jié)點通過無線方式與 Cortex-A9 處理器通信。
(2)IEEE802.15.4、ZigBee 無線傳感器節(jié)點通過無線方式與邊界路由器、ZigBee 協(xié)調器通信,再由邊界路由器、ZigBee 協(xié)調器與 Cortex-A9 處理器通信。
(3)LoRa 傳感器節(jié)點通過無線方式與 NB 無線傳感網網關通信。
(4)A9 處理器運行 Android、Linux 雙操作系統(tǒng),默認運行 Android。通過網絡拓撲圖展示傳感器的連接關系和采樣信息。
識別套件
共 5 個模塊,位于附件盒,可獨立于實驗箱使用。主要滿足《識別技術及應用》核心課程基礎教學,還能夠滿足圖書管理應用實驗、身份識別應用實驗、ETC道閘應用實驗、倉儲出入庫應用實驗、畜牧耳標應用實驗。
(1)125K 低頻模塊,外觀如圖所示。
(2)13.56M 高頻模塊,外觀如圖所示。
(3)900M 超高頻模塊,外觀如圖所示。
(4)2.4G 有源 RFID 模塊
(5)智能電機控制節(jié)點
響應“電機控制電路”,包含直流減速電機、舵機、彩色屏、IIC 接口的 EEPROM、zigbee 通信模塊等。
3.傳感與檢測套件
共 8 個模塊,位于附件盒。包含敏感傳感器檢測模塊、磁電式傳感器檢測模塊、壓電式傳感器檢測模塊、光電式傳感器檢測模塊、紅外類傳感器檢測模塊、電容式傳感器檢測模塊、采集類傳感器模塊、RFID 識別類傳感器模塊等,滿足《傳感器與智能檢測》、《感知識別實踐》專業(yè)課程實訓。使用時,替換實驗箱內無線傳感器節(jié)點的“傳感器模塊”,進行采集控制。
(1)敏感電阻器檢測模塊
包含力敏、熱敏、廣譜氣體、結露等傳感器,雙色燈、蜂鳴器、繼電器等執(zhí)行器。參考實訓題目:異常氣體檢測、壓力超限報警 等。
(2)磁電式傳感器檢測模塊
包含干簧管、霍爾流量等傳感器,雙色燈、減速電機執(zhí)行器參考實訓題目:霍爾測速、干簧管水箱水位控制、流水線自動加工等。
(3)壓電式傳感器檢測模塊
包含振動、超聲波傳感器,雙色燈、蜂鳴器、播放器等執(zhí)行器。參考實訓題目:車位狀態(tài)檢測、防盜報警等
(4)光電式傳感器檢測模塊
包含光敏、光強傳感器、繼電器執(zhí)行器。參考實訓題目:光照自動調節(jié)、智能照明等
(5)紅外傳感器檢測模塊
包含紅外反射、紅外對射、熱釋電等傳感器、數碼管、蜂鳴器、LED 燈執(zhí)行器。
參考實訓題目:出入人數計數、人體紅外報警等
(6)電容式傳感器檢測模塊
包含九軸、噪聲、觸摸等傳感器、LED 燈、蜂鳴器、播放器等執(zhí)行器。
參考實訓題目:姿態(tài)監(jiān)測報警、設備噪聲監(jiān)測等
(7)采集類傳感器檢測模塊
包含溫濕度、數字氣壓傳感器、直流風扇執(zhí)行器。
參考實訓題目:溫度自動調節(jié)等
(8)RFID 識別類傳感器模塊
包含 NFC 識別模塊。
參考實訓題目:POS 機支付等。
序號 |
名稱 |
技術參數 |
1 |
IPv6 多網融合全功 |
包含 IPv6 多網融合全功能實驗箱主體、RFID 識別套件、傳感與檢測套件三部分。能滿足《傳感器原理及應用》、《識別技術及應用》、《嵌入式系統(tǒng)及應用》、《無線通信技術》等核心課程基礎教學。能瞞足《傳感器與智能檢測》、《感知識別應用實踐》課程實訓。 |
2 |
Android 網關多網 |
能夠將藍牙、WiFi、IEEE802.15.4 無線網絡經IPV6 協(xié)議融合在一個拓撲圖中,Zigbee 節(jié)點經ZStack 協(xié)議展示在拓撲圖中;在界面上顯示藍牙、WiFi、RPL802.15.4、ZigBee 等節(jié)點的傳感器數據或執(zhí)行器狀態(tài);網關界面可顯示傳感器采集的數據、執(zhí)行器的狀態(tài),顯示藍牙、WiFi、IEEE802.15.4 傳感器節(jié)點的 IPv6 地址,顯示ZigBee 傳感器節(jié)點組網短地址,能夠隨意拖動傳感器,而不改變網絡的拓撲結構;點擊網關上傳感器節(jié)點圖標,可進入二級界面查看傳感器的實時曲線走勢,或手動控制執(zhí)行器的開關。 |
3 |
IPv6 無線傳感網綜 |
采用 Contiki-2.7 網絡操作系統(tǒng),內置 IPv6 協(xié)議棧,具有傳感器采集、執(zhí)行器控制,無線組網傳輸的功能,可進行 TCP/UDP/CoAP 網絡通信。具有藍牙、WIFI、IEEE802.15.4 三種通信模塊的驅動傳輸的功能。開發(fā)環(huán)境: IAR Embedded Workbench V7.40 forARM |
4 |
ZigBee 無線透明傳 |
采用 Z-Stack2007 協(xié)議棧,具有傳感器采集、執(zhí)行器驅動控制、自組網無線數據傳輸、數據透明傳輸等功能。采用 Smart RF Flash Programmer和 CC Debugger 驅動燒寫固件。協(xié)議棧:ZSTACK-CC2530-2.3.0-1.4.0開發(fā)環(huán)境: IAR Embedded Workbench V8.10 for8051 |
5 |
數值分析應用軟件 |
運行在 windows7 以上操作系統(tǒng)應用軟件,具有傳感器采樣數據數值分析的功能,支持使用EXCEL2007 文檔存儲,支持文件名自定義,路徑自定義;具有自定義采樣間隔、固定時刻采樣的功能;繪制時域坐標系采樣曲線,能夠選擇任意時間段內有效傳感器的歷史數據進行統(tǒng)計分析,列表顯示被測傳感器的采樣次數、測量值、最大(小)值、算術平均值、偏差、中值、方差、近似標準差、剔除壞值后的算式平均值等;具有傅里葉變換功能,能夠在上位機軟件中顯示傳感器采樣數據傅里葉變換后的頻域圖;具備最小二乘曲線擬合功能,能夠觀察采樣曲線和擬合后曲線的對比圖。開發(fā)環(huán)境:Visual Studio 2013 |
6 |
《傳感器原理及應 |
主要研究力學、熱學、聲學、光學等傳感器原理與性能指標,并能設計一般的檢測電路。通過課程學習,掌握電渦流式傳感器、磁電式傳感器、霍爾傳感器、流量傳感器、加速度傳感器的檢測技術,結合 ARM Cortex-M3 內核的 STM32 處理器的接口技術、通過場景聯動案例方式教學,介紹常用傳感器(能耗類、物理類、探測類、開關控制類、電機控制類、顯示控制類等)的工作原理、驅動方法、采集方法。 |
7 |
《識別技術及應用》 |
主要講解無線射頻識別技術(低頻、高頻、超高頻、2.4G 有源)的工作原理、頻率標準、技術規(guī)范。使用讀寫器、電子標簽,結合上位機應用軟件實現電子標簽信息的讀取、寫入、安全保護等功能;實驗課程重點放在對各個頻段 RFID 模塊的管理、控制和上位機應用,學生可利用開放的通信協(xié)議,編寫上位機應用程序,實現身份識別、圖書管理、模擬收費、門禁管理等各種物聯網應用場景。 |
8 |
《嵌入式系統(tǒng)及應 |
主要研究 Cortex-A9 以上內核的操作系統(tǒng)移植、應用程序開發(fā)、設備上云、工業(yè)互聯網 app 應用開發(fā)等。掌握 Cortex-A9 高性能處理器的嵌入式Linux 系統(tǒng)移植、文件系統(tǒng)制作、Android 系統(tǒng)制作,以及基于 Qt/Android 的可視化應用程序開發(fā)。掌握多種異構網絡通信協(xié)議轉換的編程方法,兼容 RS485、CAN 有線網絡, ZigBee/WiFi/藍牙等無線網絡,和 4G/5G 移動通信網絡,支持物聯網 MQTT、HTTP 協(xié)議,以及協(xié)議轉換。 |
9 |
《無線通信技術》 |
主要講授短距離無線通信網絡相關知識:ZigBee傳感網的拓撲結構、協(xié)議棧工程解析、使用協(xié)議棧函數實現傳感器節(jié)點的數據收發(fā);WiFi 傳感網通信模塊的 AT 指令集、設置方法、Socket 通信和傳感器節(jié)點的數據收發(fā);藍牙無線傳感網絡的工作原理、設置方法、網絡特性和傳感器節(jié)點的數據收發(fā);長距離通信網絡:LoRa 傳感網特點和網絡結構、AT 指令集和傳感網數據收發(fā);NB-IoT傳感網特點和網絡架構、AT 指令集和傳感網數據收發(fā);LTE 4G/5G 移動通訊網絡的基本原理、概念、技術特點和應用開發(fā)。 |
10 |
《傳感器與智能檢 |
根據設計要求,確定檢測系統(tǒng)方案,選擇傳感器、設計信號調理電路。使學生初步具有檢測系統(tǒng)分析、設計的能力,為后期測控系統(tǒng)的設計研制打下基礎。 |
11 |
|
|
<span text-indent:0pt;"="">下載方案
方案PDF版.pdf
聯系電話
400-828-1488地址: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(qū)金城東路333-28-601
備案號:蘇ICP備16001639號-1
微信公眾號